美媒:拉美国家踊跃参与“一带一路”
2019-04-10 | 参考消息

正文:
参考消息网4月8日报道 美联社4月4日报道称,中国在拉美拓展“一带一路”倡议,建设港口等与贸易相关的设施,这引起了华盛顿的警觉。自19世纪以来,美国领导人一直认为该地区是其他大国的禁区。
报道称,巴拿马是一个只有约400万人口的中美洲国家,但连接大西洋(600558)和太平洋(601099)的运河却使其成为世界上最繁忙的贸易要道之一,具有战略重要性。
巴拿马总统胡安·卡洛斯·巴雷拉日前访问香港时说:“我们看到了将亚洲和美国与巴拿马连接起来的大好机会。”
报道称,中国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正使铁路、港口和发电站等项目在全球数十个国家开展起来。
报道称,墨西哥总统洛佩斯·奥夫拉多尔也说,他正在考虑加入“一带一路”倡议。
去年5月,加勒比地区国家特立尼达和多巴哥与中国签署了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文件。9月,一家中国企业获得了建造干船坞的合同。
去年10月,美国国务卿迈克·蓬佩奥访问巴拿马,并与巴雷拉举行了会晤。随后,蓬佩奥对记者说,在中国投资问题上,巴拿马“应该睁大眼睛”。
报道援引巴拿马最有影响力的报纸《新闻报》的创始人、商人罗伯托·艾森曼的话说,唐纳德·特朗普总统的“美国优先”政策无助于美国在该地区的事业。
报道注意到,蓬佩奥来访两个月后,巴雷拉宣布支持“一带一路”倡议。巴雷拉说,巴拿马希望在帮助建设更为互联互通的世界方面“发挥前线作用”。
第二天,在巴雷拉参加的一个仪式上,中国公司获得了横跨巴拿马运河建造第四座大桥的合同。
【延伸阅读】巴拿马总统称在“一带一路”倡议中看到重大机遇
参考消息网4月5日报道 美媒称,巴拿马总统胡安·卡洛斯·巴雷拉2日在访问香港期间表示,巴拿马在中国大规模的“一带一路”基础设施倡议中看到了“重大机遇”。
据美联社4月2日报道,巴雷拉说,该倡议意在编织一个由港口、桥梁和电站组成的网络,将中国与非洲、欧洲及其他地区连接起来,亚洲和美洲连接是开发巴拿马潜力的一个机会。
“‘一带一路’的主要理念是互联互通,而巴拿马是其所在地区联通最广的国家。我们拥有一座非常重要的机场,有巴拿马运河,还有港口,”巴雷拉告诉记者,“因此,巴拿马加入这项倡议,我们从中看到一个把亚洲、美洲和巴拿马连接起来的重大机遇。”
报道称,巴拿马正就架设巴拿马运河第四座大桥以及建设巴拿马城公共交通项目与中国企业洽签合约。此外,中方可能还会为巴方建设一条从巴拿马城通往哥斯达黎加的高速铁路。巴雷拉对这一高铁项目予以赞赏,认为其有助于推动巴拿马的经济发展。
报道还称,巴拿马正在与中国进行自由贸易协定谈判。巴方还在香港开设了领事馆。香港是亚洲的金融中心,而巴拿马是中美洲的金融中心。巴拿马和上海之间的直飞航线也有可能在今后几个月内开通。
(2019-04-05 12:31:00)
【延伸阅读】哈新任总统托卡耶夫:“一带一路”倡议对哈具有特殊意义
参考消息网4月5日报道 哈萨克斯坦新任总统托卡耶夫4月3日接受《俄罗斯报》专访时表示,“一带一路”倡议对哈萨克斯坦具有特殊意义。
托卡耶夫表示,中国“一带一路”倡议将在未来几十年内使其所到之处的年贸易额达到2.5万亿美元。全世界已有许多国家参与这项倡议。新的国际金融机构——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在北京发起下成立。
他说,哈萨克斯坦是全世界最大的内陆国家,在欧亚大陆中央占据有利的地缘政治位置,对它来说,“一带一路”倡议具有特殊意义。该计划有利于巩固该国作为欧亚大陆横贯东西、纵穿南北的过境直运国的地位。因此,我们对习近平主席在2013年访问哈萨克斯坦时提出的这项倡议的目标和原则表示赞同,正在积极参与其落实。
他还说,新欧亚陆路和海路运输走廊大幅降低了哈萨克斯坦的进口运输费用和运输时间。他认为,对俄罗斯这样的欧亚大国来说,参与中国倡议具有动人前景。这首先指的是建设西欧至中国西部的国际运输走廊及其直运物流基础设施,改造空港和海港,建立新产能。
“我国致力于一以贯之地在本国境内落实这项宏大计划,包括使其与发展运输物流基础设施的‘光明之路’计划接轨。霍尔果斯国际边境合作中心和‘霍尔果斯-东大门’经济特区为扩大中国与整个欧亚地区的经贸、工业、物流合作创造了新机遇。”
托卡耶夫指出,“一带一路”倡议与欧亚经济联盟计划的接轨可以为整个欧亚地区的经济发展注入新动力(310328)。哈萨克斯坦和俄罗斯将成为世界级运输物流中心,从而进一步拉近两国关系。
(2019-04-05 12:26:00)
【延伸阅读】俄媒文章:“一带一路”为世界多极化铺路
参考消息网4月5日报道 俄罗斯自由媒体网站4月3日发表加拿大全球化研究中心研究员彼得·柯尼希的题为《中国改变世界秩序让西方靠边站》的文章称,“一带一路”将推动世界多极化。
文章称,中国在2013年启动了“一带一路”倡议——近代史上最大型的经济发展项目。此后中方曾向欧洲某大国领导人提出使该国成为“一带一路”在西方的枢纽。但后者拒绝并错过了这个建议。文章指出,中国没有特别坚持,继续实施其大规模计划。至少在未来30年内,该国将建设造价数万亿元人民币的基础设施,连接科学教育中心和工业设施,促进文化交流,在各国人民之间架设桥梁。如今,“一带一路”的陆路和海路遍及全球。其他项目正处在筹备阶段。它不会像西方想让大家相信的那样入侵并占领全世界。恰恰相反,“新丝绸之路”将推动世界多极化。
作者认为,令人惊讶的是,西方竟然沉睡了6年,或者根本是装聋作哑。也许,华盛顿控制的战争机器一心只想着“一带一路”消失。但“一带一路”绝不会垮掉。
西方的聪明人何时才会明白,只有带来更大平等、更好生活、更多和谐、为全世界更多人造福的经济才是有意义的。
文章呼吁,欧洲的领导人们刚刚看清这个世界了吗?他们是否明白,在附庸他国的欧洲称王称霸毫无意义,已经到了跳离沉船的时候。时间很快将会证明。
(2019-04-05 12:23:00)
【延伸阅读】德成立支持“一带一路”协会:积极参与才能让德国获益
参考消息网4月2日报道 德媒称,3月29日,“德国联邦‘一带一路’倡议协会(BDVSI)”成立仪式在不莱梅商会举行。该协会认为,对“一带一路”倡议,只有积极参与,才能让德国获益。
德国之声网站4月1日报道称,在3月29日的成立仪式上,协会发言人冯·海尔多夫(Hans von Helldorff)在致辞中明确说道:“中国人现在已经制定好了规划,不管有没有欧洲或者德国的参与,中国都会继续贯彻这一规划。”
根据中国商务部发布的数据,仅在2018年,中国企业就对“一带一路”沿线的56个国家实现了非金融类直接投资156.4亿美元。
冯·海尔多夫说:“中国已经启动了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投资计划,这对全球经济、欧洲的团结、德国经济发展会产生怎样的影响?我们必须探讨这些问题。”
报道介绍,成立仪式上,中国驻汉堡总领事杜晓晖对德国特别是北德地区参与“一带一路”建设提出建议,主要包括“港口”、“中欧班列”、“海洋研究”、“风能”和“第三方合作”等。杜晓晖说,希望北德地区发挥汉莎精神,敢为人先,开拓创新,在游泳中学会游泳,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希望BDVSI搭建平台和桥梁,助推中德“一带一路”合作不断深入。
报道称,持同样观点的还有德国梅克伦堡-前波莫瑞州(梅前州)基建部长佩格尔(Christian Pegel)。他在演讲中说:“贸易不是你死我活,希望大家能够更多地关注机遇,而非风险。”
佩格尔进一步解释说,梅前州的罗斯托克等波罗的海港口,需要加快发展,促进与俄罗斯、中亚、北欧国家的贸易。“中国与欧洲之间的货运列车,可以避开俄罗斯与德国之间的东欧拥堵路段,而是通过波罗的海更快速地抵达罗斯托克港。或者是列车抵达罗斯托克港口后,通过班次密集的轮渡快速抵达北欧国家。”他还特别强调,梅前州对“一带一路”倡议的兴趣,“我们想要和中国人一同来利用好这个港口”。
报道指出,代表不莱梅州政府在成立仪式上致辞的州经济部国际事务处主任古特施密特(Christian Gutschmidt)甚至还认为,中国激发意大利、希腊等南欧国家港口的潜力,会让许多中欧之间的货轮不再愿意前往相对更远的不莱梅、汉堡等德国港口装卸。他表示,“我们必须学会积极地应对这种竞争所带来的挑战。”
报道称,不莱梅家族企业协会主席波尔哈根(Peter Bollhagen)对“一带一路”的态度更加乐观。他在成立仪式上致辞表示,德国中小企业应该“鼓起勇气,积极参与新丝绸之路,这是我们必须抓住的机遇”。
(2019-04-02 11:13:57)
【延伸阅读】境外媒体:“一带一路”论坛将迎逾百国代表
参考消息网4月1日报道 境外媒体称,中国官方表示,包括“近40位”外方领导人在内的上百个国家代表将参加在北京举行的“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
近40位外方领导人将出席
据香港《南华早报》网站3月30日报道,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将于今年4月在北京举行。2017年5月首届高峰论坛吸引了29个国家的国家元首、政府首脑与会。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外事工作委员会办公室主任杨洁篪3月29日在接受采访时宣布了上述参会人数。他说近40位外方领导人已确认参加这次全球性会议。
报道称,北京视此次高峰论坛为今年重要的外交活动。
另据《香港商报》网站3月31日报道,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将于2019年4月在北京举行。日前,负责论坛筹备工作的中央外事工作委员会办公室主任杨洁篪接受媒体采访,介绍了共建“一带一路”和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筹备工作有关情况。
杨洁篪表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近6年来,有关国际合作取得了重大进展,成果超出预期。已有124个国家和29个国际组织同中方签署了“一带一路”合作文件。特别是最近习近平主席访问意大利期间,中意双方签署了共建“一带一路”谅解备忘录,为这一合作进程提供了新的动力。
在全球层面,“一带一路”倡议同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有效对接,形成了促进全球共同发展的政策合力。在区域层面,“一带一路”倡议与东盟互联互通总体规划、非盟2063年议程、欧亚经济联盟、欧盟欧亚互联互通战略等区域发展规划和合作倡议有效对接,形成了促进互联互通、支持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合力,日前习近平主席访问法国期间,中法双方同意以第三方市场合作方式共建“一带一路”,并签署了第三方市场合作第三批示范项目清单。
共建“一带一路”带动全球互联互通不断加强。以“六廊六路多国多港”合作为主线的硬联通国际合作不断深入,包括政策和规则标准对接在内的软联通合作不断加强。共建“一带一路”国际合作平台不断完善。世界银行等国际机构最新研究表明,“一带一路”合作将使全球贸易成本降低1.1%-2.2%,推动中国-中亚-西亚经济走廊上的贸易成本降低10.2%,还将促进2019年全球经济增速至少提高0.1%。
谈到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杨洁篪称,本届高峰论坛主题是“共建‘一带一路’、开创美好未来”。目前已有包括近40位外方领导人在内的上百个国家代表确认与会。作为东道国,我们期待各方在高峰论坛期间共同总结合作进展,规划合作蓝图,推动“一带一路”国际合作进一步走深走实、行稳致远。
多国受益走出“不发展陷阱”
据新加坡《联合早报》3月31日报道,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将有近40名外国领导人与会,超过首届论坛。针对国际上有些关于“一带一路”倡议的不同声音,负责论坛筹备工作的中共中央外事工作委员会办公室主任杨洁篪说,这显然是对“一带一路”倡议缺乏客观、公正认识,属于误解、误判甚至是偏见。
杨洁篪受访时表示,“一带一路”是经济合作倡议,目的是支持各国共同发展,大家都是平等的参与者、贡献者、受益者。
他说,对于所谓“债务陷阱论”,当事方最有发言权。事实是,很多参与并受益于“一带一路”倡议的沿线国家政府、企业和民众都已经站出来说话,用事实和数据公开辟谣。在“一带一路”合作框架下,无论是项目选择,还是投融资合作,都是各方共同商量并进行风险评估和投资可行性分析后,慎重作出的决策。
杨洁篪指出,包括中国在内的28个国家还共同制定了《“一带一路”融资指导原则》,强调在提供项目融资时需要确保债务的可持续性。对出现债务困难的合作伙伴,中方本着友好协商的原则妥善解决,从不催债逼债。到目前为止,没有一个国家因参与共建“一带一路”而陷入债务危机,相反,很多国家通过参与“一带一路”合作走出了“不发展的陷阱”。
他强调,“一带一路”是开放、包容、透明的,不打地缘博弈小算盘,不搞封闭排他小圈子,不做凌驾于人的强买强卖。
意大利“带头”走上“一带一路”
据美国《纽约时报》网站3月30日报道,3月,意大利走上了另外一条道路——中国的新丝绸之路。
在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访问意大利期间,意大利成为首个正式签署协议参与中国规模庞大的全球基础设施项目“一带一路”倡议的七国集团成员国,此举标志着意大利从西方转向东方的地缘政治转变。
意大利经济发展部副部长米凯莱·杰拉奇在中国海南省接受电话采访时说:“这不是被孤立于欧洲之外,这是意大利在发挥带头作用。”
他还说:“当你发挥带头作用时,的确有一刻需要单独行动,不过这一刻会是非常短暂的。”
报道称,在贸易和外交政策领域有做交易的传统、带有反建制倾向的意大利政府对欧盟怀有的敌意以及美国未能实施有效的干预——所有这些因素促成了这项协议的达成。
意大利对投资的渴望、进入中国巨大市场的机会以及经济出现的向好迹象也在其中发挥了作用。
报道认为,不过,意大利对历史的强烈感知和对大国变迁的清醒意识可能也与这件事情有一定关联。
自二战结束以来,美国一直是意大利的亲密盟友,也是大批意大利侨民的聚居地,但意大利对中国来说并不陌生。
报道称,如今,由于美国退出世界舞台,中国再次在意大利的战略地图上占据重要位置。
本周,意大利总理朱塞佩·孔特说,随着中国对世界经济的影响力增强,它也将“在政治层面发挥越来越大的影响力”。
孔特钦佩地谈到,中国努力成为“技术和创新领域的世界领袖,我们知道美国也在非常激烈地争夺这一领导地位”。
报道称,事实上,美国试图阻止意大利加入“一带一路”倡议。
美国国务卿蓬佩奥上周说,他对事态的发展感到“悲哀”。
意大利官员说,在协议达成前的几个月里,意大利副总理路易吉·迪马约多次访问中国,并在去年11月差一点与中国达成协议。意方说,在此期间,他们几乎没有从美国高层官员那里听到任何反应,等到博尔顿的发言人本月早些时候公开反对意大利与中国达成协议时,为时已晚。
事实上,目前已有包括11个欧盟成员国在内的16个中东欧国家与中国建立了正式的商业关系。
杰拉奇说,法国正在做“与我们所做的同样事情”,他还说法国与德国跟中国所做的生意比意大利要多得多。
谈到意大利参加“一带一路”倡议的决定,他说:“只要第一块多米诺骨牌倒了,其他的就会跟着倒下。”